新闻速递|浙江大学——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农业食物系统包容性发展”启动会顺利举行
2022年4月17日上午,由浙江大学承担的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农业食物系统包容性发展”启动会顺利召开。课题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景权教授,课题首席专家、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咨询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金少胜教授主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课题首席专家喻景权院士致辞。他指出,希望通过本次课题能够为保障我国农食系统中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食物系统包容性发展,提供富有价值的问题解决方案与政策建议,进一步从科技、制度、政策上服务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发挥多学科融合特色、科技与人才优势、社会制度保障功能,为老百姓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然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教授致辞。他简要介绍了“新发展阶段下农业食物系统转型的战略研究”项目整体情况,他认为,基于大食物观背景下如何深化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是一项非常重大的课题,项目组期待通过浙江大学在包容共享发展方面的研究,能够为全国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接着,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彦教授代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向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并希望课题组能提高站位,产出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不仅要有理论突破,更要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以此推动研究院及浙江大学人文社科的发展。
课题首席专家钱文荣教授分别从课题研究目标、研究任务、研究计划、研究经费和主要成员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介绍该项目开展的初步安排。专家研讨环节由原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洪远教授作为专家组组长进行主持。
与会专家对项目的意义和内容给予高度肯定,同时针对项目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各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陈志钢教授建议课题组能关注到数以万计在加工、仓储、物流配送领域中小微企业在食物系统中的作用,同时以国际视野来看待包容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教授指出应特别注意以往研究和现有研究区别与联系,从根本上厘清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等概念性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教授认为在当下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探讨农食系统包容性发展对国家甚至全球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建议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问题,同时在调查时充分考虑区域、城乡以及群体间的内部差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副所长胡向东研究员建议项目基于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最终落脚于提炼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观点,为国家战略和政策提供智力支持。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教授指出食物系统的包容性问题依旧强调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要做好,政府采取底线战略的同时,还要在营养、消费等方面发挥市场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良教授强调政策制定应从赋权、赋能、包容、激励与共享五大方面策略着手,探索如何促进弱势群体参与食物生产、扩大食物保障的可能性空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研究员认为要处理好农食系统包容性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竞争力、大食物观、消费端之间关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教授认为包容性发展可分为直接性、间接性和决策性包容,并根据食物系统包容发展提出对策性的具体路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袁龙江研究员从整体和宏观上强调本研究的目标和要求,并指出在浙江经验的基础上要兼顾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典型案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赵敏娟教授建议研究对象要关注防止返贫的三类户,同时厘清我国食物供给体系的现状,从而有利于识别食物体系韧性和包容性问题。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教授认为要在“大食物观”背景下讨论农食系统转型,同时认识到弱势群体在经济性和环境可持续上具有受益者和贡献者的双重身份。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洪远教授作为专家组长做总结发言,认为该课题应把握好战略和咨询两大定位,着眼于国内国际大背景,并考虑如何在疫情不确定性下兼顾必要性和可行性。
最后,课题首席专家钱文荣教授对各位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指出课题组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建议和意见,更加聚焦研究目标和成果方向,继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咨询项目,为国家发展战略做好智力支持。
项目核心成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茅锐教授、龚斌磊研究员、鄢贞研究员、胡伟斌特聘副研究员、钱振澜特聘副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焦晶晶教授、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吴森森特聘副研究员、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郑阳研究员等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供稿:肖湘怡、赵宗胤
校稿:鄢贞